王阳明是谁?他是中国的古代圣贤中能排得上号的人物,从孔子到孟子到朱子(南宋朱熹),接下来就是阳明子——王阳明。毛泽东年轻时曾对王阳明的《传习录》逐字逐句批注,读得很仔细。蒋介石更是特别推崇阳明子,曾三次去阳明洞参悟。
大多数人熟悉王阳明的“心学”和事业功绩,少有人了解“明朝一哥”与《周易》、养生的关系。
其实,《周易》是阳明心学的根基,这一点王阳明自己也承认。王阳明龙场悟道期间写了《玩易窝记》,其中说:“阳明子之居夷地,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其间。……于是,阳明子抚几而叹曰:……吾知所以终吾身矣。”王阳明自己也说《周易》是他终身可仰仗的、追随的。换句话说,王阳明的得道,是悟于《易》终于《易》。
“一哥”王阳明的学问叫“心学”,乍一听似乎是“唯心主义”。其实这是误解,阳明心学的根基是“工夫”。
何为“工夫”?就是:说到做到,知道做到,理解到做到。不是纯知识,而是知行合一。不像我们今天有的时候,本来心里厌恶的,因为责任等原因,还得赔着笑脸;本来非常喜欢的,因为舆论等压力,不能不假装不屑一顾;本来知道那样做不合规范的,因为“潜规则”、从众等理由,也都这么去做着……知道和做到相差十万八千里。而“一哥”王阳明则把知识和行为看作是一回事,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周易》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王阳明贯彻这一个思路,他说:“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说白了,就是天道、地理、人事、人心、人性都只是一个东西在不同方面的落实、体现,本来就是一个本源,自然就应该是一致的。
那这个同一的、根本性的东西是什么?用“一哥”的话来说,就是“良知良能”。“良知良能”又是什么东西呢?王阳明这么解释的:“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济,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适时便是圣人。”“良知”就是易道啊,它的本质就是善于变化。那这个变动不居的易道(良知),总得有点规律吧,所以接着王阳明说“见得适时,便是圣人”。变的那个关键点就是要“适时”,适时了你就也能成为圣人。
怎么算是“适时”?这就要说到王阳明的《周易》养生了。王阳明有一个“修身歌”:“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元元更元。说与世人浑不解,却于身外觅神仙。”饿了就吃饭、疲倦了就睡觉,这就叫“适时”,“适时”了就算“良知”,就算通了易道,自然也就是养生了。这还不简单吗?多幸福啊,想睡了就睡,想吃了就吃。
可是,别忘了,“适时”也有不舒服的时候。比如说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说:“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唯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郭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他觉得自己得失荣辱都看开了,唯一还对生死没有看明白,于是把自己关禁闭,日日夜夜地端坐在石头小黑屋里,沉默不语,反复探求最根本的“道”(良知良能),发誓不弄清楚就去死吧!
后人以为王阳明静坐格物是养生法门,这没有错,王阳明也承认“静坐是长生久视之道”。但关禁闭不一定舒服,“适时”是道,也可以不舒服。
最后,我们跟“一哥”学《周易》与养生,不能光想着身体健康,应有更高的层次,即要健康、快乐、智慧。
王阳明的学问最终是要有作为的,也就是《周易》的“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饥来吃饭倦来眠”说的是心态,之后还要成德为行。即内求本性里的“良知”之后,还要落实到行动,进德修业,振民育德。
而这些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就拿“一哥”来讲,在南京和叛军作战,去贵州、广西平乱,一生艰苦征战,甚至病死在回来的路上,去世的时候年纪也不大。能说他懂养生吗?如果单纯用活得久这个标准来判断,他真不能算。但是,反过来想一想,昏昏地痴活百岁能比得过“明朝一哥”不到一甲子的生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