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徐大伯一边手捂着自己耳朵,满面愁容走进了医院。
徐大伯向医生陈述说,他近几年来右耳渐渐听不见了,最近一周又突然出现了右侧脸麻木,嘴角歪向一边,感觉自己快面瘫了。医生给大伯进行了电测听检查,提示右耳混合性听力下降。耳内窥镜下可见右侧外耳道后壁有棕黑色及白色新生物附着,医生考虑诊断为外耳道胆脂瘤。
大伯很震惊,自己的耳朵里竟然生了一个瘤。这几年来,徐大伯右耳经常觉得闷、涨,好像听力也很不好,他一直以为是老年人听力减弱的正常现象。徐大伯这才想起,自己经常喜欢掏耳朵,平时有个什么顺手的东西都会拿来掏一下。
CT检查后,医生推断大伯出现的症状,就是胆脂瘤破坏听小骨的传导功能而引发听力下降,又侵犯到面神经引起的面瘫的结果。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医生告诉我们:临床上,像这样自己乱掏耳朵掏出中耳炎、霉菌性外耳道炎、听力下降的病例屡见不鲜[1] 。所以耳朵,不能乱掏。
01
耳屎并非一无是处
耳屎在临床上被称为耵聍,其实是耳道里的耵聍腺分泌的一种产物,是人体的自然代谢现象,并非病变。耳屎的存在是对我们的耳朵起到一些作用的。
保持耳道湿润。由于耳屎含有脂质,所以耳屎可以防止耳道的皮肤过于干燥,避免引起瘙痒以及灼烧感,对于润滑皮肤保护耳道有非常好的效果。
保护耳膜。存在于耳道的耳屎可以给耳膜充当“保护伞”,防止水滴,沙砾或灰尘直接接触到耳膜。人体的耳膜是非常薄的,大约只有1毫米,剧烈的声波、洗头流进耳朵的水滴,都特别容易穿透耳膜,严重的时候还会直接震破耳膜,耳屎的存在可以起到缓冲、阻挡的效果。
保持耳道酸碱度。耳鼻喉科主任刘磊医师表示,在临床上,急慢性外耳道炎症、真菌性外耳道炎,有研究认为不是发生了感染,主要是外耳道的酸性环境发生了变化。健康的耳道应该是微酸性的环境,这样能避免一些细菌的滋生,而耳屎本身就是酸性的,能够帮助耳道的酸碱度保持在健康水平。
02
随意掏耳朵,有什么坏处?
健康人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本身不需要外力的清洁。如果一味去掏,反而可能会损伤局部的软组织,引起外耳炎甚至鼓膜部位炎症,影响听力。此外,经常掏耳朵还可能会引起耳屎的分泌异常。外耳道的皮肤被频繁刺激后,会使皮肤淤血,增加耳道皮肤的新陈代谢,造成耳屎分泌增多[2] 。
另外,在掏耳朵的过程中极可能因为用力过猛或操作不当而不小心穿透鼓膜,从而造成听力下降,引发中耳炎等症状。
03
那这耳屎到底怎么清理?
耳屎是会伴随我们的一生不断地产生,所以不可能彻底被清洁。另外,耳朵也是很爱干净的器官,耳道不会让耳屎真的堆满耳道,如果耳道内积攒了一定量的耳屎,耳屎会缓慢地从耳道内移向耳道口,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会不断脱落排出耳朵外面,所以不用担心堵塞耳道影响听力。如果平时觉得难受,用棉签轻轻在耳朵外围擦拭即可,尽量别用挖耳勺,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耳膜。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周汝环医师建议,不要经常自行抠挖耳道,以免对外耳道皮肤造成损伤,形成感染,产生外耳道炎。而是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由专业的医生来处理。
延伸阅读:小孩的耳屎可以不掏
一些家长很喜欢帮自己的孩子“掏耳屎”,对此,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五官科主任医师贺定华明确回答,儿童的耳屎不需要家长帮忙掏。
孩子的耳道比成年人更浅,皮肤较嫩,家长自己给孩子掏耳屎,没有专业工具,难以掌握力度和深度,加上孩子活泼喜动,非常容易发生意外,造成耳道出血、鼓膜破裂等严重后果。如果孩子真的耳朵痒,家长可以用手掌轻轻帮孩子揉一揉耳朵外部来减缓瘙痒;也可以用棉签在外耳道稍微转几圈,不要太往里,将水分和耳朵里的污垢清理干净即可。
总之,耳屎属于人体的正常分泌物,对保护耳朵的健康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它还会自己脱落,一般不需要我们自己去掏。经常性的掏耳朵极易造成外耳炎、中耳炎等疾病,所以不要经常抠挖耳道,尤其是活泼好动的小孩,家长不需要帮他们挖耳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