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硬件不如多做预防_保健

  世界银行曾预测,到2030年,中国卒中患者数量将达到3000余万例,冠心病患者将超过2200万例。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几乎1/5中国人患有心血管疾病。报告指出,尽管我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仍面临严峻挑战。如何通过健康管理,提高疾病防控水平?《生命时报》记者就此专访美国心脏协会前主席、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教授西德尼·C·史密斯。

  生命时报: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您认为,美国近十年的主要变化有哪些?经验是什么?

  史密斯:这些年,我们做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善医院治疗质量,另一个是公众教育和社会倡导。前者聚焦治疗,后者重在预防。美国心脏协会通过循证医学研究,制定一系列“指南”,以规范院内治疗。

  预防方面,我们开展公众教育,希望民众懂得辨别心脏病、中风等先兆及典型症状。知道心脏病发作是怎么回事,怎样通过合理营养降低风险,何时应当寻求帮助等。除成人,在校学生是科普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时,政府开展了一系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倡导活动,进一步规范食物标签,要求对食物中含有多少盐、脂肪等进行明确标注;倡导建立无烟餐厅、无烟公共区域;积极进行环境治污等。

  正因上述措施,过去十年来,美国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取得不错的成效:心梗发生30天的死亡率降低30%,心衰30天后死亡率降低16%,中风生存率提高5%。

  生命时报:您如何评价中国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取得的进展?

  史密斯:我对中国的防治工作进展印象深刻,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心血管病在全国发病愈加严峻的现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如禁烟、空气治理方面,中国进步很大。我这次来北京4天,空气很好,天很蓝,这说明控制污染方面,中国是可以做到的,就像过去的洛杉矶一样。

  生命时报:就中国现状而言,您认为医院治疗改进和公众教育提升,哪一项更为迫切?

  史密斯:这两项是互补的,都非常重要。从病人角度讲,医院治疗质量的改善更为重要;从预防角度看,教育公众重要程度可能更高,因为他们需要相关知识识别危险征兆,并学会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很多国家的经济越来越发达,并已经意识到,与其做医疗硬件的改善,不如多做一点预防工作。因为相对于预防所花的成本,治疗费用要高出很多。

  治疗和预防是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比如,患者突发心脏病,他需要先判断自己的情况,并及时呼救;在送医院和治疗过程中,医院就要发挥更大作用。统计数据显示,在参与了我们质量改善项目的医疗机构中,约80%的病患能够在30分钟内被送至医院。

  生命时报:由于交通拥堵,在北京等大城市,要将患者送医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非常困难,您对此有何建议?

  史密斯:大城市的交通拥堵一直是个大问题,北京是这样,我去过的印度孟买、巴西圣保罗,包括美国纽约也是这样。这时候,公众第一时间识别发病征兆,并懂得寻求帮助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积极应对拥堵,进而降低死亡率。比如,现在一些心电图监测设备可以直接将患者的心电情况传输给医生,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情况,为抢救赢得时间。据我所知,有些公司正在设计一种系统,可以让出租车司机随时查询到具有抢救资质的最近医院在哪里,这一方式以后可以普及到优步、滴滴的叫车系统。

  • 在〈改善硬件不如多做预防_保健〉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 A+
所属分类:疾病預防
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