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把腸癌和痔瘡搞混!
30歲的小張已經娶妻生子,一家生活得很幸福,但“噩夢”在今年降臨到他身上。
有一次他在單位加班,下班前上了個廁所,沖廁所時發現大便有血。小張第二天便去醫院掛號,查了便潛血,陽性,隨即預約了腸鏡,做進一步檢查,最終被診斷為腸癌。
醫院副院長張忠濤表示,便血是一個很常見的症狀,小張的警惕性比較高,發現便血了就去檢查,一刻都沒耽誤。小張的健康意識救了自己一命。但在生活中,很多疾都可以出現便血,比如痔瘡,俗話說“十男九痔”“有痔不在年高”,很多人會將腸癌與痔瘡混淆,延誤治療。
張先生抓住了腸癌的“風聲”,但福州的小黃(化名)可沒那麼幸運了。
小黃,23歲,年輕小夥,每次排便都帶血,但他也不是很在意,只覺得痔瘡發作了。近段時間,小黃常常感覺乏力、頭暈,不得不去醫院看看,做血常規發現,血色素只有6克左右,與正常男性相比少了一半。進一步檢查,他被確診了直腸癌晚期,血流不止是由腫瘤破裂引起。
因此小九在這裡提醒:在出現便血的時候,大家不能光想到痔瘡,也要注意與腸癌聯繫到一起。
一、大便帶血,是痔還是癌?
不少人都遇到過大便帶血的情況,通常會以為是痔瘡,也正因如此,部分腸癌患者錯失最佳治療時機。那麼都是便血,痔瘡與腸癌有何區別呢?
內痔出血的特點:
血液不與糞便混在一起,一般沒有疼痛的感覺,大多是點滴狀、線狀或噴射狀,有的是便後手紙帶血,顏色以鮮紅色居多。
直腸癌出血的特點:
血的顏色會根據病變部位與肛門距離的遠近變化,可能是鮮紅色,也可能是暗紅色,靠上部位的結腸癌也可能出現鐵銹色甚至黑色,多數會有黏液分泌,可與大便混合。
如果你有仔細留意,從上我們還是可以看出一些差別的,不過,想要確診最好還是做個檢查確診,如大便潛血檢查。
大便潛血檢查是採取黃豆大小的大便標本,通過單克隆免疫試劑監測大便當中是否有微量出血狀況,進而間接判斷腸道內是否有血性病變。該操作較為簡單,可靠性也比較強,所以經常會用到。當結果為陽性,則需要做進一步的腸鏡等檢查。
二、合併這些症狀要當心
腸癌,不僅是便血一種表現,所以當出現便血後,還可以結合這些症狀做判斷:
1、排便習慣改變
這是腸癌典型表現,患者因為癌腫佔據腸道內空間,刺激腸道粘膜,進而可頻繁出現便意,總感覺便便沒排乾淨。不少患者還會出現腹瀉-便秘交替的情況。
2、大便變形
當癌腫累及直腸末端或肛管,可使大便的形狀也發生改變,如變細、變扁或有溝槽。
3、消化道症狀
隨病情進展,癌腫阻塞腸道引發梗阻後,便可出現腹痛、腹脹的感覺,症狀嚴重者常無法忍受,疼痛時間也越來越長。
4、貧血及全身症狀
癌腫屬於消耗性疾病,得了腸癌後,癌細胞會大量消耗人體能量,致使患者出現貧血、乏力以及大幅度消瘦。
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上述相關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如果確診,及時治療;如果不是,也要做好防患,因為腸癌發病率越來越高,且有年輕化趨勢。
三、腸癌盯上年輕人,多與飲食有關
攝入紅肉和加工肉類
英國一項研究招募超過50萬名男性和女性,分析他們的飲食資訊。在平均5.7年的隨訪期間,發生了2609例結直腸癌,其中紅肉和加工肉類攝入與結直腸癌風險有著密切的關係。
攝入這兩種肉類平均76克/天的人,比21克/天的人發生腸癌風險增加20%。其中,紅肉每天多吃50g,腸癌風險提升18%;加工肉每天多吃25g,腸癌風險提升19%。
纖維素攝入過少
如果缺乏膳食纖維,糞便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就會變長,導致腸道對廢物再次吸收,糞便中的有害物質也會刺激腸壁,從而提升癌變的可能性。
高脂、高蛋白飲食
這類食物在進入腸道內後分解後,可能產生一些致癌物,如甲基膽蒽、不飽和多烴等,如果長時間大量攝入,那得此病的幾率就越高。
維生素攝入過少
上海六院普外科曾進行過一項研究,分析了100萬例病例發現,維生素D攝入較多或血液中活性25(OH)D表達水準較高的人,發生腸癌的幾率較低,攝入維生素D少的人比多的人,發生腸癌的幾率高了67%。血液中25(OH)D表達水準低的人,比高的人發生腸癌風險提升了33%。
從上可知,腸癌和飲食之間的關係十分緊的,所以,大家在飲食上要多多下功夫!
四、腸癌早發現治癒率高
腸癌需要比較長的發展時間,大概5~10年,80%是由腺瘤、息肉演變而來,這期間如果能抓住機會,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平時飲食上儘量以鮮、淡、雜為主,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以魚、禽、瘦肉、低脂乳製品代替動物油過多的肉食,同時多保持運動,即便是走一走也是好的。總之,儘量避免久坐。
為了及早發現,最好定時去醫院篩查。一般來說,40歲以上的無症狀高危對象,一年進行一次便潛血檢檢查,如果結果為陽性,進一步做腸鏡確診。如果連續3次結果都是陰性,可以適當延長篩查間隔的時間,但不得超過3年。
腸癌不再只盯著中老年人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中招,所以大家要做好防患,定期體檢,儘量及時發現與治療。